群星闪烁,更要看到无声黯淡的那一颗;向阳花开,更要发现背对阳光的那一朵。行走在爱育协同的路上,我脚步轻轻,满心憧憬,唯恐惊扰了那些稚嫩而可爱的梦,唯恐辜负了那颗育人之路上行行复行行的心。靠近光、追随光、成为光、发散光,也逐渐成了我不变的初心与永恒的使命。
雏燕新飞去,育人当怀馨。每一位老师,在最开始与那群可爱的小天使相遇时,想必总是欢喜中带着几分犹疑,期待中带着几分无措。
一开始,班内大多数的孩子没有整理与收纳的习惯,东西乱得一塌糊涂,课本、文具等随意摆放,要用的时候胡乱地翻动,文具就叮冷哐啷散落一地,一次又一次。对此现象,我就采取了“我的一平米,我负责”的措施,即负责教室的个人区域,包括桌面、桌斗以及座位下的地面。一开始,我自编了提示语“左侧书本小到大,右侧文具摆摆好”,张贴在黑板上警示学生,并点对点指导他们。再后来,大部分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还是有几个掉队的,我就告诉自己,等等他们吧。每次多给他几分钟,慢慢地他们就快起来了。忽然有一天,我还没等几分钟,他们早已跟上了大部队的步伐,桌子整整齐齐,座位干干净净。不打扰,多等几分钟,让他们去体验,去发现,然后就成长了。
每个人就像不规则的木桶,木片有长有短,长板不该是特权,短板也不是缺陷。在自己的节奏里取长补短,每一个木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
我很感激孩子们对老师无条件的爱与相信,但与此同时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在建构起认知体系之上,独立去思考什么是对的,能习惯“我们的问题,我们先自己解决”,而不是先去找老师“要答案”。
教育很难在短期内看到立竿见影的结果,但我们始终要带着一份相信: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带着答案来到人间的,我们的一路努力,不是塑造一个全新的他,而是助力他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而我们的每一份付出,都应努力成为滋养孩子茁壮成长的养分。
本文章来源于深圳家教网:https://sz.zhiyanxuan.com